4月18日下午,我院在文科楼330会议室开设论语课堂第九讲《阳货篇》。本次课堂学习由校关工委副主任张开理老师主讲,马院全体研究生共同参加。同学们提前预习相关知识,在课堂中张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重点内容,通过详细而又通俗易懂的讲解,深化了同学们对于论语的理解。
在《阳货篇》的开始,张老师详细介绍了阳货这一历史人物,让同学们能够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孔子关于阳货的言论。针对篇中“性相近,习相远也”,“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”,让同学们明白了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,互相之间是接近的,而后天积久养成的习性,相互之间差异甚大。接下来张老师对“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”这一句话进行了深刻的讲解,认为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,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,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,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,慈惠就能够使唤人。最后,张老师对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”这句话进行了详细解读,告诉我们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花言巧语,一副讨好人的脸色,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。通过这句论语教会了大家如何“识人”,并将“仁”的教育更递进了一层。
通过本次论语课堂的学习,同学们获益匪浅、收获颇丰,对生命的纯真本性以及传统道德伦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,懂得了为人处世的底线和原则,进一步体会了“仁德”二字。